介绍:
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中医药临床研究与评价中心”(简称循证医学中心,以下称为“中心”)正式成立于2005年5月,由学校从英国利物浦大学引进的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建平博士担任中心主任。中心的前身为基础医学院“中医科研设计与循证医学研究中心”。中心现有教学科研人员6人,包括教授2名,讲师4名,全部具有博士学位。中心已成为中西医结合学科下的博士后、博士、硕士学科招收单位。已经和正在培养包括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内的中医循证医学和科研方法学人才。
中心以循证医学作为发展方向,从事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2005学年开始为学校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首次开设《循证医学》课程,为法学专业和英语专业开设“临床医学概论/诊断学基础”,2006学年起为学校7年制本科生和研究生《临床流行病学》,本科生《医学统计学》的教学,文法系医学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医学文献阅读》的课程。中心成立以来,多次举办了全国性循证医学及其方法学的培训班暨讲座,2005年10月成功举办了《中国-挪威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班》;2006年9月举办了《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学培训班》,10月举办了《定性研究方法学培训班》;2007年10月举办了《中-英中医药临床科研方法学培训班》、《中医定性研究访谈培训班》,先后邀请了国外合作单位(包括英国、美国、新加坡、挪威)的专家前来授课,介绍国际上该领域最新的研究方法,为国内中西医界培养了相关人员500余人。中心多名教师还应国内相关单位邀请为其举办短期的临床科研方法和系统评价方法培训。
中心主任刘建平教授被世界卫生组织聘为传统医学顾问,多次参与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组织的传统医学标准化和实践指南的专家咨询会,参与中医药系统学科及项目评审、验收等。在科研项目申报方面,2006年刘建平教授成功申报并获得了科技部“973”项目《循证医学在中医辨证论治疗效评价的方法学研究》(获得经费200万元);胡立胜教授参与申请的《中医形神-体观疗效评价研究》也获得了“973”立项资助。中心与国外广泛开展中医药研究的国际合作,已建立的合作单位(项目)有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结合医学中心(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罗森塞医学中心(草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意大利国立卫生研究院(草药治疗子宫肌瘤)、英国南翰普敦大学(草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系(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系统评价)、西悉尼大学补充医学中心(中药干预早期糖尿病糖耐量受损的系统评价)、挪威国家补充与替代医学研究中心(红曲类制剂降血脂的疗效系统评价)。
中心刘建平教授主编的专著《循证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学》已于2006年2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发行;现已被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作为研究生循证医学课程的教材。该专著已被卫生部列为全国中医院校研究生规划教材。由刘建平教授主编、中心人员参加编写的《循证护理学方法与实践》已于2007年6月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是国内第一本关于循证护理方面的专著。
中心正在成为循证医学、临床科研设计和资料统计的资源中心和技术平台,为中医药系统科研和教学人员服务。中心2006年已被学校列为“211”工程《中医药循证医学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的优先发展项目。